一、時間:民國103年3月22日星期六

二、地點:中研院民族所2319會議室

三、主持:陳奕麟、黃智慧

四、出席:陳奕麟、黃智慧、丘延亮、林益仁、林淑雅、邱韻芳、黃國超、葉秀燕、顏嘉成、李重志、王鵬惠、尤鬧 · 希利、李文馨、陳旻園、楊亞靈、蕭立竣、鄭茗元、徐大易、吳傑夫、謝竹雯、江妤、沈柏宏

五、請假:呂心純、劉壁瑧、彭仁郁、吳豪人、王雅萍、石雅如、官大偉、陳文玲、張瑋琦、李宜澤、蔡晏霖、蔡政良、撒沙勒‧台邦、楊政賢、吳冠燁、蕭琮容、李品涵、林必修、林泉吟、王家辰、林靖修、邵徽哲、簡圭彣

六、分享



1.陳奕麟:提供以下書籍,供夥伴們閱讀:
James Clifford, (2013) Return: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-First Century , Cambridge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.

黃智慧:請大家自我介紹,認識彼此所關懷的議題。

2.丘延亮:(待補)

3.尤鬧‧希利:「人民的組織工作, 意識的覺醒很重要!群眾教育很重要,但怎麼才能做到,只有長期彎下腰來跟他們一起參與討論,慢慢讓彼此看到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歷史及結構的關連。資本主義的 發展,把人的經驗零碎化,我們只看得到自己的歷史看不到其他的,唯有透過集體討論,將經驗整合形成對集體歷史的認識,也才有團結的可能,才是社會運動的開 始。意識覺醒了,如有更多的壓迫,自然會有人民來對抗壓迫,套一句Mandela的話“together, we have power.”」

「群眾覺醒為優先考量,慢慢來,比較快。」



七、野人工坊:行動方案討論

原本這個時段的設計是討論大家正在進行的行動方案,可以及時性提出來和大家分享討論,甚至求援的時段。由於第一次聚會,所以規劃成大家提出今後運作的方向 或一些疑惑來討論。當天大家進行了很多精彩的對話和討論,以下是我們記錄的部分,不能代表全部,懇請大家將各自的問題、解答與感想提出,寄給我們,以後一 起補綴,以期做到最好的記錄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葉秀燕:「行動人類學」的定義與主旨?與應用人類學有何不同?

黃智慧:二者雖然有共通之處,我認為,基本上二者的差異在於研究者需判斷,該研究或關懷的對象是否正面臨「生存」(survival)問題的關鍵時刻?

如果是,那麼立即行動的必要性就產生,無法限於一般學術流程,例如:先申請經費,等到形式條件備好再去做研究等等,而是必須先爭取各種可能且有效的資源, 先守護研究對象,化解其所面臨的「生存」危機。雖然這是我自己依據歷年來的經驗作出的詮釋,並不是根據什麼書本的說法。但是,我所看到國外走在前面的人類 學者,例如:美國、英國的人類學者他們後來所創立的NGO組織,名稱不約而同就叫做「Cultural Survival」,或是「International Survival」,我想意思是一樣的,我們都深刻地認識到,這是生存危機的問題,不只是應用理論架構或嘗試去印證一些假設的層面,而是有立即行動的必要 性與急迫性。

這就好像在懸崖邊有人即將墜落深淵,被身為攝影師的你看到,到底是先伸出援手呢?還是先拿起攝影機拍攝呢?同樣的問題,當人類學家發現他所觀察的族群文化 已瀕臨了生存危機的時候,究竟是要以學術議題研究為優先,還是要先採取立即行動來保護、維繫其文化存續呢?行動人類學的作為是傾向於後者。並且,這並不表 示排除了往後進行學術性研究的可能性,反而是會增強之後研究的深度與廣度。

此外,當人類學家所面對的文化瀕臨滅絕時,若不採取任何即時的行動予以援助而任其消失,對人類學的學問而言,也是一種自我傷害。日後減少了一個文化可以進 行或施展研究,也等於削弱自身能量,整體而言,研究者和研究對象雙方應達成一種互惠關係,這是我個人用實際經驗摸索之後的看法。

邱延亮:其實不必太過拘泥於名稱,重點應以行動為主,採行有效作法。在成為一個人類學家之前,我們必須先成為一個「人」,回到人性的初始層面、人文的精神去面對這個問題。


2、葉秀燕:行動人類學研究群的具體行動方案為何?可否針對議題,採取行動?

黃智慧:先前,我和陳奕麟討論,我們認為研究群不要先預設了一些議題或行動,而是應該大家提出來各自所關懷的主題後,再來討論是否一起合作,或互相支持各 自正在做的行動方案。我自己雖然有一些想要進行的具體方案,今天不適合提出。我想大家一定也都有,希望今後在聚會當中提出來,逐漸討論,形成共識。

目前,研究群已經先設立起來,本身已經開始突破當前人類學相關學系對於「行動人類學」的一些質疑。也或許有人會擔心,打著「行動人類學」研究群名號,本身 成為一個行動團體。對此,很多的解釋,不是一次性的言語或辯論能夠呈現。一步一步來,先把研究群的學術性質加強,是目前比較好的角色扮演方式。而思考論 辯,會在我們大家每次的對話中呈現出來。

因此,研究群首先,我們可以先做一些基本的學術程序,例如:完成與「行動人類學」相關學術資料之整理,定期分享議題或者舉行讀書會來報告等等,我們期盼經過一番的討論與驗證,能夠建構出台灣學界有關「行動人類學」的論述。這是我們在學術界的行動,需要大家一起努力。

其次,每個國家每個社會有其國情,行動人類學的理論或行動方式也皆會因當地文化、環境而有所不同。就台灣的情形來說,本研究群可以作為一個平台,先結合在 各校本身正在進行,具有相同理念的學系,把分享討論的平台擴大出去,也把各地的「實作」經驗帶進來豐富討論。之後可連結其他專業,諸如公民NGO等各個組 識的朋友一同參與、進而討論出共同行動的方案或經驗結集。總之,希望這是一個提供所有行動的夥伴學習、反省、討論的平台。真正屬於台灣的行動人類學的論 述、理論概念等,也一定需透過我們各自的實作案例來建立。

3、林益仁:討論會的場地與討論形式,是否有其他可能?例如視訊方式。以及下一次的討論會將於何時舉辦?

大家在充分討論,以及舉手表決的結果,以到東華大學為多。因此決定下一次的討論會將到東華大學舉辦,至於議程與內容,如後所示,敬請參照。

以上是討論的部分記錄,還請大家回想(抱歉沒有紀錄到淑雅老師的發言……)

,並提供您當天的問題和討論,感謝!

當天會後很多成員都趕到立法院去現場參與觀察,也參加了第一場由原住民青年主動發起的反服貿路邊論壇,關鍵時期召開了第一次分享會,意義重大。



八、會後的分享心得:

在當天討論問答之間,大家都有各自心得,請簡潔描述,希能回饋給大家分享。以下為當天之後的心得一例。

黃智慧會後心得:人類學的行動哲學,是「頭腦要想在部落之前,動作要做在部落之後」。

(說明:這是被鄭茗元與尤鬧的問答所激發,後來我持續想了一下,所獲得的結論。回想起來,我有很多在部落的行動案例,一些做得太快的都失敗。如果是站在一 起的,也會有時候難以搭配,所以累積下來,最成功的還是,讓部落走在前面,我在後頭提供後援,輕輕地支撐住,尤其要注意不要讓大家散